
“街头今夜送寒衣,亏欠亲情心自知。忽忆人间房股事,聊将一并寄哀思。”在这首看上去略微伤感的七绝诗里,提到了一个正在被人们逐渐淡忘的节日——寒衣节。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,又被称作“十月朝”,是和清明节、中元节具有相似意义的祭祖节日。
古时候,每年到了十月初一,也是进入寒冬的月份,古人会通过授衣、祭祀、开炉等仪式,为御寒做足准备,同时也会牵挂远方的亲人,惦记着给亲人捎去御寒的衣服。后来,这个日子逐渐发展成为给逝去的先人送寒衣,于是就有了十月初一寒衣节。
马上将迎来今年的寒衣节,在这里建议中老年人:1不去、2不做、3不吃,遵循传统,安康过冬,图个平安顺遂。
1不去
一、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
伴随着寒衣节到来,天气越来越冷,寒冬的气息也将越来越明显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体抵抗力和御寒能力,都会较年轻时变弱很多,加上冬天的活动场所大多处在密闭的空间里,因此,建议中老年人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,避免因此感染在密闭空气中传播的呼吸道疾病病毒。
如果因一些特殊情况要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,比如高峰期乘坐公交、地铁、电梯,或是去商场、机场、火车站等等,尽量戴上口罩,勤洗手,并且要做好保暖工作,这样可以很大程度隔绝病毒传播带来的感染。
2不做
一、祭祀扫墓不要单独出行
提到寒衣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,就是祭祀扫墓了,人们借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。一般扫墓的地点,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,有些甚至要跋山涉水才能到达,年轻人去都费劲,更何况中老年人。
因此,提醒中老年人,如果有寒衣节祭祀扫墓的计划,一定要提前和家里人沟通好,尽量带上晚辈一起去,不要单独出行。一来,祭祀亲人是一件传承孝道的事情,应该让晚辈也参与其中;二来,可以避免自己因为腿脚不便,而在扫墓途中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。
二、祭祀扫墓不要过于激动
人到了一定年纪,在去亲人坟前祭扫时,就特别容易触景生情,有些人会想起往日大家在一起欢聚的快乐时光,也有些人会联想到自己的百年以后。想着想着,情绪就容易激动起来,甚至会因此而哀伤过度。
因此,提醒中老年人,提前建设好自己的心态,坦然面对人世间的生与死,接受世事无常这个现实,多想一些温暖有爱的事情,少去忧虑一些还没发生的事情。如果一时难以控制情绪,可以寻求亲人的帮助。
3不吃
一、不吃寒凉食物
寒衣节到来后,也意味着天寒地冻的时节来了。天气一冷,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御寒保暖工作,在饮食上,首先就是要少吃寒凉食物,比如刚从冰箱取出来的食物,或是西瓜、雪糕、凉菜等等,以免身子受凉,还容易拉肚子。
二、不吃油腻食物
寒衣节,有些大家庭会聚在一起,给逝去亲人寄哀思的同时,也会和在一起的亲人吃顿团圆盛宴,这当中就少不了各种大鱼大肉。适量吃肉可以冬补,但吃肉不等于吃油腻的食物。像肥肉脂肪过多的肉食,或是经过高温烧烤、油炸的肉食,比较油腻,中老年人尽量少吃,不然容易给肠胃带来负担,适得其反。
三、不吃上坟供品
按照老传统,寒衣节上坟扫墓时,人们一般都会带去一些食物当作供品。结束扫墓仪式后,有些中老年怕浪费食物,会直接取这些供品食用。老话说,饿死不吃坟前供。这些上坟供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,还容易沾染灰尘,中老年人本身肠胃就弱,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别吃上坟供品。
